发布时间:2024-11-23 05:24:23 来源: sp20241123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于9月4日举行。3日下午,中非合作论坛第九届部长级会议举行,非洲53国外交部长、经济部长以及非盟等地区国际组织代表共300余人与会。会议为即将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作了全面准备。
中非之间的经贸合作可以说是历届峰会的重头戏之一。峰会给中非贸易带来哪些务实的发展?这些年,伴随中非贸易规模快速增长,又给中国和非洲国家,以及当地民众,带来怎样的机遇呢?
自2009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15年保持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去年,中非贸易额更是连续第二年刷新历史峰值。作为中非贸易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中国—非洲贸易指数也在去年首次突破1000点。强势扭转疫情带来的低谷,实现强劲复苏和更高的攀升,也正体现了中非贸易的韧劲和活力。
马达加斯加小米
将“湖南制造”带到非洲
每周,来自马达加斯加的小米都会带着一双儿女,来到长沙的一家体育馆打球。
因为从小生活在中国,小朋友们已经能够熟练掌握中文。今年是小米在中国定居的第12个年头,她在湖南长沙的国际青年创业港创立了一家贸易公司,主要从事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贸易。
在小米的办公室,摆放了一些湖南制造的工程机械模型,这也是她们公司经营的主要出口产品。
马达加斯加商人 小米:这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把他们制造的工程机械从长沙出口到马达加斯加,这家公司知名度很高,他们都知道这个品牌,品质很好。
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建设是非洲发展的重要基础。放眼整个非洲,从肯尼亚的蒙内铁路到尼日利亚阿卡铁路,从埃及“非洲第一高楼”到塞内加尔的罗索大桥,都有“湖南制造”的身影。作为制造业大省,湖南生产的工程机械设备已经参与了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大项目建设。
马达加斯加商人 小米:这里所有的产品都是用于工程建筑的,我知道马达加斯加需要这种设备。
小米告诉我们,她之所以选择在湖南长沙定居,因为这里是中非经贸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可以给她带来更多的商机和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马达加斯加商人 小米:中非经贸博览会使合作越来越紧密,在展览或会议期间我们可以有更多的合作机会,我们可以去供应商那里、去客户那里参加活动,我们还可以增进和中方政府以及中国企业家之间的往来。
小米经营的货物往来于家乡海岛与遥远东方之间,连接着中非贸易市场的供需两端,也链接着两国的发展。最近,她想把马达加斯加的特色农产品香草和丁香介绍到中国来,在给中国朋友分享好物的同时,又能为家乡开拓更宽广的消费市场,帮助马达加斯加的农户增收致富。
马达加斯加商人 小米:如果你要做冰淇淋可以用香草,如果你要做饼干也可以用香草。
小米告诉我们,在非洲还有一些女性没有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她希望有一天,自己的企业有能力去雇佣这些女性。正是千万个像小米一样,往来于中非两地的青年创业者、追梦者,点亮了新丝绸之路上的点点星火。
马达加斯加商人 小米:中国人就像我的家人,他们在遇到你时非常友善。他们总是笑着和你打招呼说“你好”,这让我很开心。在这里我有朋友,感到非常幸福和自由。
中非经贸合作优势互补成果丰硕
“湖南制造”奔赴非洲,香草、丁香这样的农产品来到中国。两片发展热土远隔万里,却休戚相关。
“互补”是中非经贸往来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机电产品是中国对非出口的“主力军”。2023年,“新三样”也就是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91%、109%和57%。
而农业一直是非洲众多国家的支柱产业,中国从非洲进口农产品金额连续7年增长。去年,中国从非洲进口坚果、蔬菜、花卉、水果同比分别增长130%、32%、14%和7%。
不仅是水果蔬菜,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卢旺达的辣椒酱、肯尼亚的红茶、加纳的巧克力……非洲特色农产品以及加工成品走俏中国市场,一方面满足了中国消费者的多元需求,另一方面,非洲农户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花果飘“湘”
中国的市场 非洲的机遇
湖南是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走进中南地区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货车往来频繁,在进口水果交易区,采买的批发商和消费者络绎不绝。
湖南进口水果批发商 邹雪平:南非富士是每年必销的,也是每年很火的一个产品,它每年的销量基本上有一吨多。
湖南水果批发市场采购总监 崔示真:在1月份2月份的时候会有南非的提子,在3月份4月份会有南非的啤梨,在5月份会有肯尼亚的牛油果,未来可能还会有一些蓝莓。
除了水果,非洲的鲜花也逐渐走入中国市场。
肯尼亚商品进口商:我们有玫瑰,有六初百合,还有绣球,还有大飞燕,还有很多其他品种。单就玫瑰来说,单品类就会达到550种。
肯尼亚的鲜花,品种多、花头大、花期长,即便跨越七千公里,依然亭亭玉立。农产品出口一直是非洲国家的重要外汇来源。为促进中非经贸往来,海关创设了中国—非洲国家SPS合作信息网站,上面详尽介绍了中国与非洲各国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的海关检验检疫要求。
长沙海关办公室副科长 李洋:非洲海关,还有中国海关的这些法律法规,散布在非常多的网站,所以我们当时就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把中国和非洲的海关检验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整个收拢到这个网站上来,对于企业来说,就可以一键找到他想要的信息。
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已对原产于27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98%税目产品实施零关税,并建立了非洲农产品输华“绿色通道”,与14个非洲国家签订了22项农产品输华准入议定书。目前,非洲的水产品、蜂蜜、芝麻、花生、大豆、咖啡、水果等优质特色产品已实现稳定对华出口。中非贸易互惠互利,既满足了中国消费者的多元需求,非洲农户也能从中国市场获得收益。
中非贸易往来何以长期保持良好势头?
中非贸易往来为什么能长期保持良好势头?给双方带来什么?未来还将在哪些领域有所突破?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贺文萍:因为中非之间互补性很强,非洲他们需要的工业制成品、机械设备,都是中国这里物美价廉的产品。
我们需要非洲的一些像矿产性资源,还有现在大量进口他们的农产品,也是中国消费者需要的。这些年又得到了政策的强烈支持,从2018年就开始举办中国进口博览会,提供了很多优惠措施。他们来参展的积极性也很高。
现在当然又有了很多新的变化,比如产品也更加丰富,农产品像肯尼亚的牛油果,现在中国老百姓很爱吃。像纳米比亚的牛肉,南部非洲的牛肉,质量特别高。
所以这些非洲的农产品到中国市场来,带动了非洲的农业发展,对中国来说也非常好,我们的餐桌食品更加丰富。
中非经贸合作当然是未来可期。因为像我们到非洲投资建厂,帮助他们农业现代化,农业产品升级,包括进行加工,比如咖啡豆可以变成咖啡,给农产品插上了现代化升级的翅膀。
中国的很多新产品,在非洲很受欢迎。比如说新能源汽车,我们的太阳能板,在非洲农村地区都能看到。还有数字经济,还有外卖,这些一些新的经济形态业态也在非洲出现,这都是我们中非经贸里面的一些新业态和新的合作的方向。(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