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艰苦地区锻炼 在一线岗位成长

发布时间:2024-12-21 10:28:14 来源: sp20241221

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把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人才是赢得军事竞争主动和未来战争的关键因素,必须持续不断培养造就堪当强军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陆军军医大学探索建立常态培养机制,鼓励高学历人才奔赴艰苦边远地区建功立业,在基层一线淬火成钢,人才队伍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日前,陆军军医大学组织年度职称评审。今年,该校开辟青年人才成长绿色通道,20余名骨干在评审中脱颖而出,其中5人来自珠峰脚下的陆军第953医院。博士毕业后,他们按照大学设计的成长路线图,到艰苦边远地区锻炼,如今已成长为基层一线挑大梁、担重任的骨干力量。

“3年前,在陆军党委指导下,我们积极探索人才培养良性循环机制,迈出依托大学下属艰苦边远地区单位,锻炼培养高学历人才的第一步。”该校政治工作处领导说。

面对科研竞争压力和高学历人才需求,该校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转型重塑的重要课题。他们充分发挥特色办学优势,制订实施“五大人才工程”,分级分类进行个性化扶持培养,鼓励高学历人才赴艰苦边远地区建功立业,培养造就了一批专业化军事医学人才。

深入班排、走进哨所,在艰苦边远地区单位工作的这几年,青年科研骨干有一个共同感受:“离部队更近了,和基层官兵感情更深了,更了解一线官兵需求了!”

按照该校设计的“扎根基层—实战磨砺—成才成长—择优选拔”成长路线图,2018年博士毕业的周亮,被分配到某边远卫勤单位。在大漠戈壁,他大半时间和边防部队官兵一起度过。如今,周亮被选拔到陆军特色医学中心任职。谈起那段经历,他深有感触地说:“基层不仅锻炼了我的业务能力,更让我深刻理解了军医的职责使命。”

“优先评定职称、课题立项倾斜……我们将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高学历人才纳入人才队伍建设体系整体帮带,持续跟进培养。”该校人力资源干事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常态开展医疗骨干轮岗代职、进修培训和“一对一”科研辅导,助力高学历人才加速成长为科研备战骨干。“医院每年都会邀请一批专家教授来高原临床一线指导带教,同时还安排我们重回大学进行专项培训,形成良性互动。”陆军第953医院护理学博士许珂说。

近年来,一批从该校毕业的高学历人才在艰苦边远地区建功立业。他们结合基层部队特点及官兵实际,创新推进基层卫勤建设;针对训练伤多发等情况,研究高原缺氧条件下慢性病疼痛的机理和治疗方法;引进红外热成像诊断技术,有效定位软组织损伤,为消除病痛提供靶向治疗依据……在他们看来,艰苦边远地区同样是科研创新的沃土:“以科研成果服务部队建设,越靠近一线官兵,我们的研究就越贴近实战。”

高学历人才在基层锻炼成长,也为艰苦边远地区单位注入新鲜血液。3年来,陆军第953医院成功申报1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4项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和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30余篇SCI论文,建立高原伤病防治临床现场研究基地。“我们‘老高原’的干事创业热情,也被进一步激发。”该医院某科主任巴桑旺堆说。

“我申请到高原工作”“我的专业是野战外科学,更适合去边防一线”……今年,该校又一批博士毕业学员主动申请奔赴艰苦边远地区部队。陆军军医大学领导告诉记者,随着越来越多在艰苦边远地区锻炼的优秀人才通过选拔走向新岗位,这套人才培养良性循环机制基本成型。

(刘小薇 左胜男 本报记者 张琳)

(责编:王子锋、宋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