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变化)为“寸草不生”开良方 内蒙古东北乡村盐碱地破“碱”重生

发布时间:2024-12-01 00:05:15 来源: sp20241201

   中新网 兴安盟8月13日电 题:为“寸草不生”开良方 内蒙古东北乡村盐碱地破“碱”重生

   中新网 记者 张玮

  夏秋时节,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太平乡白庙子村金柱家庭农场的农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耳畔不时传来阵阵鸟鸣。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眼前的这片沃野良田曾是寸草不生的盐碱地。

  盐碱化被称为土地的“绝症”,重度盐碱地不仅长不出粮食,甚至“寸草不生”。突泉县太平乡白庙子村地处典型的冲积平原,降水量小、蒸发量大,盐分易在土壤表面积累,大部分土壤含盐量较高,多年来粮食产量一直不高。

  “过去这片地连草都不长,更别说庄稼了。种一茬,赔一茬。”提及过去,白庙子村村民刘鹏依然很感慨。

  然而,今年测产,这片地将迎来丰收,水稻亩产550公斤。

图为改良后的盐碱地水稻长势良好。陈丽红 摄

  盐碱地咋就变成丰产田?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突泉县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度,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开发推广,推动盐碱地特色农业发展。

  为了充分挖掘盐碱地潜力,2015年起,金柱家庭农场就对盐碱地进行平整和改良。农场负责人高金柱和村里的农户们一起,用了9年的时间,改良农田2100亩,亩产量逐年增加。现在水稻每亩能达到550公斤,玉米每亩达到900公斤。

  “我们采取最好的办法是把盐碱地改成水田,用水去洗。把土壤浸泡了以后,用打浆机搅拌,搅拌后停2至3个小时,上面漂的都是碱,把这些碱水放出去,再放水、再搅……每年洗2次。”高金柱自豪地说,“如今,部分盐碱地都能达到吨粮田。”

  2023年,金柱家庭农场迎来新机遇,突泉县实施1万亩轻中度盐碱化耕地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确定白庙子村为盐碱化耕地改良试点之一,由国家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作为本项目的技术支撑团队,他们用掌握的多种科学技术成果,“唤醒”盐碱地这块宝贵资源。

  “从目前我们取得的实验数据来看,3月到7月土壤pH值下降了0.4,效果显著。”日前,在金柱家庭农场,国家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助理工程师李红芳,正忙着在田间查看玉米长势。

  突泉县主要推广应用秸秆还田、碱性改良剂、脱硫石膏、有机肥、深耕深松等8种改良技术模式。白庙子村建设碱性钙镁肥改良示范区有1800亩,通过这种改良措施,土壤pH值平均降低0.4,全盐含量减少10%以上,有机质提升0.2%以上,盐碱化耕地地力显著提升。

  “现在我们成立了土壤检测化验室,每年进行4期土壤检测,通过检测土壤缺的营养再给作物补充各种肥料,这样达到高产。”高金柱信心满满。

图为农民带着土壤到实验室检测。王莹 摄

  从“改地适种”到“改种适地”,突泉县治理、利用盐碱地的思路也逐渐丰富。太平乡兴隆山村通过玉米、高粱、燕麦3种耐盐碱作物各5个品种选育,筛选培育出适合低度或中度盐碱地生长的农作物品种。

  种了30多年庄稼的刘玉海,是村里最早种上高产品种的农户之一。“最早的品种亩产只有50多公斤,后来种上高产量、耐盐碱、抗旱抗寒性强的小麦品种,产量直接翻了七八倍。今年雨水好,丰收在望。”

图为大田玉米茁壮成长。张丽莎 摄

  不仅如此,突泉镇平原村通过脱硫石膏改良法、追施土壤调理剂改善土壤成分,增强土壤肥力,也收到了不错的成效。“我把自家的土地托管给当地艳梁农业机械化种植专业合作社,现在从种到收都由合作社管理。通过他们对我家土地进行改良,产量比以前提高了一大截。我还可以到合作社打零工,一年下来多收入十多万元呢。”平原村农民赵德告诉记者。

  把作物选好,措施用好,昔日不毛之地也可以做到养地和用地有机结合。近年来,为了合理利用好盐碱地,增加可耕地面积,突泉县组织农业、水利等方面专家,成立工作组进行技术指导,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土壤改良、良种选育、科学管护,进行“改地”“改水”“改种”等系统工程,让万余亩重度盐碱地破“碱”重生。(完)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