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13:10:10 来源: sp20250107
新华社南京/莫斯科6月16日电 通讯|从“烧饼小镇”到“提琴之乡”:黄桥何以成为全球提琴生产重镇
新华社记者何磊静 张骁 孟菁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一个因“黄桥烧饼”闻名的中国小镇,却悄然与音乐结缘。镇上的孩子几乎都会拉小提琴,最受欢迎的礼物是小提琴……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当下,黄桥已成为全球提琴的生产重镇。这里集聚200多家提琴生产及配套企业、3万多名从业人员,每年生产各类提琴70余万把,占中国提琴总产量的70%,同时也拿下世界40%左右的市场份额,被誉为中国的“提琴之乡”。
越来越多的黄桥小提琴“出海”,让世界各地的乐迷认识了黄桥。在莫斯科,乐器店负责人达尼亚尔·加布德拉希莫夫对黄桥的小提琴赞不绝口。“我们店里就有来自江苏的小提琴,售价不高、制作精细、品质精良,音色也很好,弦轴松紧适度,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好上手。”
加布德拉希莫夫说,产自黄桥的小提琴套装中还有琴套、琴弓以及松香,“这都是加分项”。
作为西方古典音乐代表乐器的小提琴,如何扎根这座中国东部小镇?
上个世纪60年代,北京、上海等地陆续出现提琴厂,几个在上海造琴的黄桥人回家乡办了一个配件厂,李书正是当时的一名学徒工。70年代初,黄桥造出的第一把小提琴就出自他手。后来,李书创办了当地最大的提琴制造厂——凤灵乐器集团。
“我们产的小提琴出口到美国、意大利、俄罗斯等近90个国家和地区。”李书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制造业快速发展,质优价廉的产品迅速打开国际市场。“技术的进步让黄桥小提琴更具竞争力,我们努力创新研发,打造自主品牌,逐步提高中高档琴的产量。”
“要让小提琴音色好、防干裂,制作木材得风干50年,以减少其中的水、树脂等物质。我们创新采用微生物技术,用酒里的酶提前催化,去除大量杂质,大幅提升提琴制作效率和音质。”李书说。
黄桥人徐小峰是当地的高级制琴师。在他看来,正是因为追求高品质,黄桥小提琴才能频繁登上国际乐器展览会的展台。
据徐小峰介绍,制作一把提琴需要近200道工序。他坚持从选材做起,每块琴板都用手工锯,琴身的孔也用手工来钻。“从提琴工艺角度来说,手工做和流水线做有很多不同,琴板配置、琴头制作、音箱和音板调节以及出来的音色全都不一样。”
“我的一个产品交给国外客户后,他开始拉提琴,第一反应是‘好得简直超乎想象’。”徐小峰说。他在家乡成立提琴制作工作室,为当地制琴企业提供技术培训指导,培养了数百名小提琴制作师。
为提升乐器企业竞争力,当地政府从科技、人才、品牌创建等方面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定期组织乐器企业参加国内外的展销会和博览会,不断拓宽乐器销售渠道,同时大力推广音乐教育,让提琴不仅充实了百姓的“钱袋子”,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黄桥镇还将乐器艺术教育推广到当地中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学生都能学习拉提琴,很多孩子出生后的玩具就是小提琴。“他们在学音乐过程中培养爱好、陶冶情操。”当地提琴老师钱慧说,不少学生后来走上了专业音乐道路,到国内外知名音乐学府深造。
浓厚的音乐氛围吸引了国内外大量音乐家、乐团及演奏爱好者齐聚于黄桥镇,以乐会友。2023年,黄桥镇还被定为国际乐器演奏日中国主会场永久举办地。
当夜幕降临,漫步于黄桥镇的城市客厅广场,提琴造型的人工湖上演着喷泉秀,林荫道旁、古镇小巷飘出悠扬琴声。人们席地而坐,或肆意欢笑,或对着月光吟唱,一切皆是“提琴之乡”的美妙模样。
(责编:曹欣悦、燕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