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6 02:24:49 来源: sp20241126
小学时听到一个成语:“八公山上,草木皆兵。”中学时听到一个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淝水之战。”几十年来,它们休眠在了记忆的深处,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撞入了寿州城……
这是一座被淮河支汊团团围绕着的棋盘式四方小城。它的城墙很独特,外壁是石基砖砌的,坚固而直立,内壁却是土垒起来的,斜斜的坡壁上绿草茵茵,你可以沿着坡道一直走上去。站在城头上看,城内外碧水连天。它的护城河不是我们见惯的沿着城墙挖出的一道水沟,而是一条绕着城墙的宽宽的河。不只城墙外,就连城墙里面也有一片片的水泊,圈起了州署、孔庙、东岳庙、报恩寺、清真寺、时公祠、基督教堂和丛聚的民居,现在成了供市民休憩游玩的美丽水景公园。
这是皖北平原上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史载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建康都统许俊曾经重筑城墙。它的特点就是水萦河绕。淮河支流淝水从东南淌来,在小城的西南侧汇入淮河。公元383年,东晋谢安派侄子谢玄在这里用八万兵力,完胜前秦苻坚的八十万大军,打出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漂亮战例,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城东宾阳门内侧墙砖上可见“建康许都统造”的字样。城门拱券下是一条古老的青条石道,被岁月打磨得锃光瓦亮,上面又直又深的独轮车辙是历史留下的刻痕。穿过长长的甬道回头望,城门上方有独特的砖雕屋檐和斗拱造型,那是全国今存古城中唯一的宋代建筑遗构。外面是一个常见的半圆形瓮城,它的独特处在于内外拱门并非正对而开,而是错开一个角度,于是古道在两门之间斜行,所谓“歪门斜道”,这是为了加强瓮城的军事防御与抗洪防汛功能。拱门还有一个独特之处:上方悬有一个石砌闸门,需要时可以下闸闭水,堵住城外的洪水。出瓮城门就是宽阔的护城河了,连片的水葫芦碧翠,荷花粉红绽放。
城墙东北角有一处奇特的导水建筑:月坝。高高的砖砌月坝围住一个涵洞口,平时城内积水从这里通过暗道排出城外。每当洪水来临,关闭涵洞口的闸门,就可以防止城外水倒灌。这样的涵洞东西各有一个,月坝上分别镌有“崇墉障流”“金汤巩固”字样,彰显它们的功能。
寿州城门和涵洞的闸水实效,淮河发大水时已有检验。1954年和1991年,寿州古城曾经抵御了特大洪水的围困。宾阳门城墙上嵌有刻度牌,1991年那次水面高达24.46米,与拱门上部齐平,1954年那次水面甚至达25.78米,超过了拱门1米多。每次发洪水,寿州古城都完好无损。导游告诉我们,1991年寿州古城被滚滚波涛围困50多天,就像一个盆漂浮在水面上。历经900年沧桑的古城一直巍然挺立,城内10多万人在它的保护下安居乐业,真所谓“金汤巩固”了。这是一项什么样的防水工程啊!淮河水患激发出祖先的建城御水智慧,庇佑后世子孙。
古人的治淮智慧还体现在导水溉田上。寿州城南有一个著名的人工湖芍陂(今名安丰塘),是楚国宰相孙叔敖留下的善政,直到今天还在发挥作用,溉田4.2万公顷,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我们乘车从芍陂灌域走过,路旁万亩稻禾垂穗,农舍簇新,一派鱼米之乡景色。这里还诞生了战国四公子之一楚国春申君,他曾与魏国信陵君一起率军前去解救赵国的孟尝君,与之合力将秦军逐出。楚国末期曾将国都迁到寿州,这里经过疏水导流之后地肥水美、地力丰厚,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吧。
到了汉代,这里成为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的封地。他爱好文学辞赋,因得地利财阜之助,招徕宾客术士数千人,写出千古奇书《淮南子》。宾客中有八位知名,合称“八公”,在寿州北山修仙炼丹,此山因称“八公山”。但后来刘安竟然想谋反,失败自刎身亡。淮南王刘安之墓位于八公山的南麓,前临淝水,背依青山,孤独地凭吊着岁月的流逝。
登上寿州城的北门楼,远眺有丛山绵延一线,那就是八公山了。上面的树木影影绰绰,颇似千军万马在行进。一天曾率领前秦大军占据了寿州城、却被晋军一战挫了锐气的苻坚,从这里望去,把山上树木看作了东晋兵马,恐惧心顿起,导致前秦将士军心大乱,从淝水大败而西逃。
淝水之战的胜利稳定了东晋王朝,为江南社会经济恢复提供了保障,让流落南方的汉族政权得以延续和发展,使之能够得到喘息并重新崛起,成为隋唐统一王朝的精神支撑。
从历史的纵深处抬起头来,我望见纵横交错的水网之中,寿州新城美丽如花园,就像嵌在淮河中枢的一颗璀璨明珠。
廖 奔
廖 奔 【编辑:葛成】